竹溪县人民法院泉溪法庭因地制宜,针对辖区山大路远、地域辽阔、群众来询来诉不便的特点,采取上门立案、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巡回审判等方式,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全力畅通当事人诉讼渠道,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真正实现将正义植根在百姓身边。
01细耕“责任田”架起为民连心桥
泉溪法庭结合辖区和工作实际,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汇湾镇周氏兄弟的林地相邻,因土地补偿款归属问题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泉溪法庭的法官决定将庭审现场搬到当事人的“家门口”。
庭审当日,整个程序规范、条理清晰、繁简得当。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组织双方前往现场实地查看,当场开展“以案释法”工作,结合案件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切实把案件审理变成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提高了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能力。
02当好“实干家” 展现治理硬担当
基层法庭面对的多是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这些矛盾由来已久,需要化解在萌芽、止步于未诉。近年来,泉溪法庭主动将法庭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切实发挥好诉源治理的“第一防线”和“主战场”作用,有效减少了诉讼案件的发生,诉源治理成效明显。
杨某与胡某是40多年的邻居,曾因建房用地和供水线路多次发生矛盾。此后双方更因林地界畔不清发生冲突,村委会多次调解却效果不佳。为防止矛盾进一步转化升级,法庭干警主动联系村委会联合调解。实地调查后,法官认为,双方的主要争议在林地界畔,既要依据有效的权利证书确认权利,也要尊重历史过程中的客观事实。引导双方应加强沟通,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经过法官的耐心化解,杨某和胡某决定各让一步、握手言和,双方多年纠纷至此化解。
03打造“新名片”回应群众新需求
“别人借钱不还咋起诉?”
“孩子在校被欺负怎么办?”
“外出打工工资要不到”
“乡村振兴是啥?”
“选我当村干部行不行?”
泉溪法庭巧妙借用“院坝会”平台,针对农村中涉及比较广泛的问题开展普法宣传。干警和村民们在一次次的闲聊中把一个个案例改成故事,提醒村民务必注意邻里互助中的帮工雇工安全、外出务工中的劳动生产安全、居家取暖时的用煤用电安全、交通出行中的驾驶搭乘安全,常态化开展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宣传和森林防火宣传等等。
法庭同志参加“院坝会”很快在群众中传开来,有的村干部甚至主动打电话邀请法庭的同志参加村民会议,帮助宣传法律政策和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
如今,“院坝会”已逐渐成为法庭干警与群众唠“法治”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