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华中师范大学举行院校合作协议签约及“法学实践基地”“华中师范大学公共政策与法治博士点工作站”挂牌仪式。
座谈会上, 十堰中院相关庭室负责人介绍全市法院破产审判和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万德平介绍了十堰中院组织人事、党的建设等工作情况,并就探索构建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法律实践、考生招录等院校合作机制提出了具体想法。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杨臣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师资力量和教学成果。他表示,此次签约仪式的顺利召开,将会促进院校合作制度化、长期化,实现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的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对助推院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意义。期待院校双方开展深度合作与交流,共同培养更多应用型法治人才,更好服务十堰法治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丁文认为十堰中院硬件一流、机构健全、成绩显著,此次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建立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宏对华中师范大学一行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十堰中院历来重视人才培养,此次与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开展合作共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体现,是落实落细游劝荣院长关于法院干警培养和年轻干部成长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十堰“人才强市战略”的有力抓手。深化院校合作,是积极推进审判实践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与实践需求深度融合的又一次有益探索。十堰法院将以此次签约仪式为契机,全方位开展合作共建,推进院校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更好共建法治湖北,法治十堰,讲好法院故事,传播法治声音。
一是合作打造更好实践教学平台。
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是培养应用型法治人才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安排法学专业学生到法院实习实训,安排法官指导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沉浸式”感受庭审现场。安排法官开设线上法官讲堂,为学生们讲授法律实务,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华中师大法学院利用法学人才优势和软硬件平台,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法学实训教学项目、法院工作人员培训项目,合作打造更好实践教学平台。
二是合作共创更优司法服务产品。
十堰法院将充分借力高校资源,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在法院发展上借力“法学专家会诊”,为法官解决疑难复杂案件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共同为十堰地区供给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产品”。
三是合作共建更实法学调研基地。
十堰法院将为高校师生深入基层、历练成长提供学习实践机会,努力将司法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创新做法、典型案例传递给在校师生,促进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的深度融合,共建更实的“ 法学实践调研基地”。
活动中,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杨臣与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杰风代表双方签署了《院校全面深度合作框架协议书》。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丁文与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宏共同为“法学实践基地”揭牌,丁文院长为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华中师范大学公共政策与法治博士点工作站”牌匾。
华中师范大学一行人还参观了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楼、视频监控中心、立案大厅、一号审判庭、执行指挥中心等处,并观看了十堰地区环资审判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