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人民法院坚持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强化诉源治理为抓手,推进矛盾纠纷预防性治理,着力构建“深度嵌入”共治共建共享基层治理体系的诉源治理新机制,源头减少诉讼增量,推动案件数量出现拐点——2022年新收案件数实现12年以来首次幅度式下降,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4949件,受案数较去年减少780件,同比下降13.61%。同时,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减量工程,万人成讼率呈现下降趋势,助力无讼社区(村居)建设。
着力筑牢大局意识 构建多元解纷工作新格局
坚持以党委领导的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为指引,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构筑矛盾纠纷预防治理新格局。推进建设“法院+”诉调对接机制,加强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工作,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强化与行政、司法部门及基层组织资源共享,广泛汇集工会、商业协会、人民调解员等社会性解纷力量,从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等关键环节开展诉源治理。
着力深化分调裁审 放大“一站式”诉服新效能
持续推进“一站式”建设,落实委派调解员诉前调解工作机制,返聘2名擅长调解工作的退休法官担任调解员,今年以来,诉前分流案件1273件,调解成功320件。依托人民调解平台,实现速裁团队与仲裁机构、工会妇联、部分金融机构的无缝对接,对各行业调解委员会调解案件进行指导、提供帮助,架起诉调对接桥梁。优化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采用“全程调解+速裁快审”模式,着力做到“三个快速”,一是快速送达法律文书,二是快速审理案件,三是快速制作裁判文书,实现审判质效不断提升。2022年,速裁团队共办理案件707件,审结676件,结案率95.62%。
着力搭建解纷平台 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端
搭建以法院调解中心为着力点的调解网络,通过该平台向各个调解组织辐射,将法院参与解纷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延伸进网格、延伸至田间地头。通过远程视频在线调解平台,让异地当事人“足不出户面对面”,“线上引流”通过音视频线上调解案件208件。持续推进线上调解与在线司法确认顺畅衔接,依法支持和保护非诉调解成果,诉前调解案件在线司法确认182件,将调解挺在纠纷解决的最前面,将矛盾解决在云端、解决在诉前。
着力纠纷源头预防 发挥人民法庭“前哨”作用
在军店镇中村村和双柏村,军店人民法庭分别在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所设立诉讼服务站作为巡回办案联系点,设置“联村法官”,由法庭每周固定时间派出法官或法官助理开展诉讼服务。联村法官在村委会公开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方便村民即时联系解决问题。一年来,房县法院“联村法官”们提供各类法律咨询120余次,开展驻村调解50余次,诉前化解矛盾32件。组织辖区人民调解员开展民商事纠纷诉前调解专项业务培训3次,提升调解工作的效率效果,形成参与诉源治理的合力。“审判下基层、法官进网格”,2022年,法官、法官助理进社区、进企业开展法律咨询、宣传活动12场,共接待咨询群众500余人次,电话咨询200余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800余份,主动承担化解矛盾、释法答疑、回访帮教、法治宣传等职能,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积极参与、指导“无讼社区(村居)”创建。
着力延伸审判职能,优化辖区治理格局新路径
通过探索类型化诉源治理,梳理同类型、多发领域诉讼案件,探究矛盾源头,加强对诉讼高发类型纠纷以及社会治理热点问题的分析研判,灵活运用“示范诉讼+类案调解”模式,联合县住建局提前介入物业纠纷引发的群体矛盾,通过示范诉讼庭审,有力防范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高效化解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65件。针对同类型案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向金融单位、小微企业、职能部门发出司法建议,督促其改进经营管理模式、完善规章制度,帮助相关企业、部门疏堵漏洞,发挥法院化解矛盾纠纷“分流阀”作用,减少同类案件再发数量,加快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
躬于行,利于民。房县法院始终坚持积极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源头减流、重心下沉,将诉源治理工作牢固嵌入党委政府指挥协调、职能部门配合联动的多元解纷平台,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为辖区群众打造矛盾纠纷“终点站”,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