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本”不是终点。近日,张湾法院成功执结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法院干警以“终本不终执”的韧劲,持续跟进案件,最终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被执行人全额履行3万余元义务,实现案结事了。这背后,是执行干警司法为民的初心与坚守。
案件回顾:执行遇阻,终本责任不终止
2022年,王某与周某因侵权责任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周某赔偿王某3万余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经多方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周某名下确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但案件终本不意味着案件“终结”!干警们从未“终责”,他们持续追踪被执行人周某的财产线索,多次走访其所在社区、工作单位,并定期与申请人王某沟通进展,始终将申请执行人权益放在心上。
破局关键:耐心沟通促和解,刚柔并济解心结
经过持续追踪,法院干警发现被执行人周某逐渐恢复收入能力,立即重启该案件的执行程序。
“法官,我不是故意拖延,确实有难处……”面对周某的顾虑,干警耐心倾听,帮助其制定分期履行方案,督促其主动履行义务。而面对申请人王某,干警则详细告知执行进度、客观讲述周某的难处,缓解其焦虑情绪,并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从情、理、法多角度化解矛盾,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周某承诺分期全额履行。
圆满执结:3万元到位,群众点赞“司法担当”
和解协议达成后,法院干警并未放松,持续跟进督促履行。2025年5月6日,随着最后一笔款项到账,3万余元赔偿金全部执行到位。申请人王某对法院干警表示感谢:“本以为案件终本就没希望了,没想到竟然还能要回赔偿金,这多亏了法院的担当,真的感谢!”
法官说法:终本不是终执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法院在穷尽调查手段后采取的阶段性措施,只是暂时性停止案件执行程序,但并不是免除被执行人的义务,已经采取的执行措施依然有效。案件终本后,申请执行人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可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法院干警用行动证明:群众的“纸上权益”终将变成“真金白银”!执行有力度,更有温度!张湾法院将继续秉持“如我在执”的为民情怀,以“终本不终执”的韧劲破解执行难题,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加速抵达!